当前位置: 首页 >> 教代会 >> 正文

咸阳职业技术学院二届二次教职工代表大会暨工会会员代表大会工作报告


聚力双高担使命 砥砺奋进开新局

为推动学院事业高质量发展努力奋斗

——咸阳职院二届二次教职工代表大会暨工会会员代表大会工作报告

党委副书记  张建刚

2023317日)

各位代表,同志们:

现在,我向大会报告工作,请审议。

一、2022年工作回顾

2022学院“双高”建设攻坚年、作风建设提升年。一年来,省委教工委、省教育厅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精心指导下,学院党政班子团结带领全院教职工凝心聚力、锐意进取各项事业取得了显著成效。主要体现在“十个聚焦”:

(一)聚焦双高建设,内涵发展水平全面提高。高质量推进“双高计划”和提质培优项目,完成年度建设任务490多项。国家“双高”中期绩效评价结果等级为优,学院入选省级“双高计划”建设单位,5个专业群获批省级高水平专业群。3门课程入选国家级在线精品课程。2部教材分获省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优秀教材特等奖、一等奖。学生获省级技能大赛奖78项、全国技能大赛奖9项。学院1个党总支、2个党支部分别入选国省高校党建工作标杆院系、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

(二)聚焦立德树人,人才培养质量有效提升。深入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三进”工作,2个项目入选省“大思政课”实践育人建设项目,3名教师获陕西高校“思政课”大练兵教学标兵。学院获省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组织单位,1个团队入选全国“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团队,学院团委荣获省“五四红旗团委”。学院获评第二批省大中小学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并入选省普通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

(三)聚焦成果导向,教学科研工作喜结硕果。教师获全国职业院校教学能力大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实现国赛一等奖“三连冠”。获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省高校科学技术奖2项。设立秦创原项目合作办公室,承接市“揭榜挂帅”项目2项,4项科技成果实现技术转让。全年签订横向项目18项,合同金额134.5万元,超过“十三五”时期总额。立项市厅级以上科研项目13项,获国家授权专利36项,其中发明专利5项。5项课题立项省科技创新驱动和省科技计划项目。

(四)聚焦二期建设,办学基础条件稳步改善。积极推进学院二期工程建设,电子信息产教融合实训中心、机电教学大楼、附属幼儿园项目相继封顶。加快推进信息化建设,实施虚拟化平台升级扩容、电子信息楼、机电楼智慧教学环境建设等项目,建成智慧教室179间。加强实训装备建设,持续推进医学机能学实验虚拟仿真、软件测试与开发等8实验实训室项目建设。

(五)聚焦人才强院,师资队伍力量不断充实。坚持“引育留用”并举,全年引培博士7人,柔性引进技能大师、劳模各1人,招聘教师27人。培养二级教授1人,评审教授、副教授26人。教师入选省“特支计划”人才1人;获评省教学名师2人,省师德标兵1人。2名教师获评陕西高校“优秀辅导员”,1名教师被授予“省技术能手”称号,2名教师获省黄炎培职业教育杰出教师奖;开展师德师风专项治理,评选最美教师18名,优秀教师、教育工作者、辅导员(班主任)60名。

(六)聚焦招生就业,办学品牌效益日益彰显。2022年,学院单招考试网上申报23151人,连续8年位列全省高职第一。高考统招文理科录取分数线分居全省第一、第二。大力实施优质就业工程,开展“访企拓岗促就业”行动访问单位128家。2022高职毕业生7303截至目前已就业6949名,毕业去向落实率95.15%213名学生应征入伍,2172名学生通过“专升本”考试。深化“双创”教育,学生获国省“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金奖5项;获省“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金奖2项。

(七)聚焦多元合作,合作办学格局深度拓展。学院与北京百度智行等28家单位签订合作协议,新增合作企业50余家,新设亚德客等订单班12个。与蔚来智能电动汽车公司共建校内实践教学基地1个。学院被授予“咸阳市产教融合示范高校”加强国际合作,揭牌成立咸阳职院中坦云智学院和中坦秦岭工坊,学院获“坦桑尼亚国家职业标准开发项目”立项建设单位,并入选国际职业教育全国高职院校治理体系建设典型院校。

(八)聚焦综合改革,内部治理结构持续优化。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扎实推进制度“废改立”,全面梳理学院“一章八制”和管理制度,汇编目录290项,新增、修订制度190多个。更名二级学院3个,撤销部门1个,管理效能不断提升。成立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中心,深入推进教育质量评价改革,顺利通过省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试点工作评估。加强高校民主管理,制定学院《民主党派工作制度》等,圆满完成教代会、工代会换届工作。

(九)聚焦服务地方,社会服务职能充分发挥。认真履行社会服务职能,获批省市级培训基地3个,开发培训项目16个,培训21000多人次。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和普通话测试6500多人次,承担市级各类考试8批次3万人次。1部教材入选人社部技工教育规划教材。开展“科技之春”等活动,发放科普资料500余份,技术培训3000人次。全面助力乡村振兴,学院获市“驻村帮扶优秀单位”,连续5年获全省“双百工程”先进单位。

(十)聚焦安全稳定,校园安全防线常态巩固。从严从细落实各级疫情防控部署,扎实做好校园封控、值班值守、后勤保障、疫苗接种等工作,确保师生健康安全。先后组织“安全生产月”、“八五”普法等活动12000多人次,学院顺利通过省“平安校园”复审验收。深入开展教育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党的二十大安保涉恐风险评估自查等,实现政治大年校园安全稳定。学院荣获“20212022食品安全诚信单位”和全省教育系统安全稳定工作先进集体,全年无安全事故发生。

各位代表、同志们,过去的一年,在学院各级部门和全体教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各项工作顺利推进,重点工作成效显著,特色工作亮点纷呈,在一些领域取得了新突破,实现了新跨越,学院发展整体呈现出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在这里代表学院,向广大教职工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学院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比如对新时代高等职业教育规律研究有待深入,内部治理效能有待提升,师资队伍结构有待优化,标志性成果培育有待加快等。对于这些问题,希望与会代表深入研讨、集思广益,积极为学院事业发展建言献策、献智献力。

二、2023年主要工作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国家“双高”建设收官年、学院管理能力提升年。学院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党的建设为统领,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双高”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升管理能力,全面提高办学品质,奋力推动学院高质量发展。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聚力收官抓好“双高”建设。今年是国家首轮“双高计划”建设的收官之年,目前学院正在抓紧研制“双高”终期验收方案。全院教职工要按照学院党委全委会的统一安排,对照学院《方案》和2023“双高计划”任务分解表抓紧时间、尽锐出战、聚力收官,有序推进各项工作落实落地。要持续落实“月清、季报、年结”管理机制,扎实推进建设任务、成果打造、效益彰显3个维度10个方面重点工作。同时,要持续加强“提质培优”、省级“双高”等重点项目建设,打造一批国省标志性成果,为“双高”顺利收官奠定坚实基础。

二是聚焦中心抓好内涵建设。新的一年,我们要继续坚持内涵建设中心地位不动摇,认真贯彻落实学院《2023年工作要点》和《2023年教学工作要点》,以高水平专业群建设为抓手,以“三教”改革为核心,不断提高教学内涵工作水平。重点要打造高水平专业群,积极构建“1+5+N”国、省、院三级高水平专业群布局。要加强优质教学资源建设,打造一批国省在线精品课程。要促进重点项目成果产出,在教学成果、标准输出、教育评价改革等方面,力争多出成果、出好成果、出大成果。

三是引育并举抓好队伍建设。要持续实施人才强院战略,坚持“引育并举”,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引进一批技术技能、科研创新带头人,专业领军人才、技能大师等。要持续加强高水平教学创新团队建设,深化“双师型”队伍建设改革,建立高水平兼职教师库。要健全教师进阶式培养体系、完善教师成果奖励机制,进一步激发广大教师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要大力开展中青年教师、一线教师爱校爱岗教育,不断提升教师队伍对学院的认同感、亲和感、归属感。

四是接续发力抓好招生就业。今年单招网上申报我院考生25742人,连续9蝉联全省网申人数第一,确认10549人,参加考试9164人,再创历史新高。下一步,要抓实抓细单招后续工作,同时做好高考统招工作,圆满完成年度招生任务。要继续坚持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严格按照学院《2023届毕业生就业工作实施方案》,深化“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持续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要大力拓展就业渠道,全力做好专升本、“雨露计划+”、大学生征兵等工作。

五是务实稳妥抓好二期建设。要稳步推进二期项目建设,完成电子信息产教融合实训中心、机电教学大楼、附属幼儿园建设,确保按期投入使用。要加快推进康定路过街天桥建设,保证师生通行安全。要立足二期项目建设,优化教学、办公区域布局,完成部分二级学院办公室搬迁工作。要加快推进电子信息产教融合实训中心、机电教学大楼智慧教学环境建设,全面提升学院信息化水平。要聚焦“双高”收官,持续推进8个产教融合实训基地、虚拟仿真实训基地等项目建设。

六是创新机制抓好产教融合。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创新制度机制,深化产教融合,探索构建产教融合高质量人才培养体系。要加强与龙头企业、龙头行业合作,打造一批高水平订单班。要加强咸阳职教集团和陕西学前教育、医养健康职教集团建设,打造高水平合作平台,做好国家示范性职教集团验收工作。要扎实推进机电一体化、电梯工程、建筑工程、汽车检测与维修、石油化工等5个现代学徒制专业建设,深化校企“双元”育人。

七是注重成效抓好社会服务。深度融入秦创原创新驱动,聚焦西咸支柱产业,充分发挥“一个中心、三个产业研究院”等平台作用,推动科研成果落地转化。要持续深化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完善科研培训服务体系,积极开展“科技之春”等系列活动。要创新拓展社会培训领域,大力开展培训项目,服务技能型社会建设。要加强老年大学建设,打造老年教育咸职品牌。要发挥学院资源优势,建强建优乡村振兴学院,扎实做好“双百工程”、驻村帮扶等工作,全面助力乡村振兴。

八是多措并举抓好综合治理。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完善以“一章八制”为核心的现代大学制度,尽快编印新版制度汇编。要提升管理能力,大力实施“管理能力提升年”活动。要强化激励导向,修订学院各类奖励制度,完善教师职称评审办法,构建形成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要加强开源节流,落实刚性预算,全力保收入、保运转、保双高、保结余。要做好疫情防控,落实“乙类乙管”,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要筑牢安全防线,创造平安有序的校园安全环境,切实提升广大师生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各位代表、同志们,蓝图已经绘就,号角已经吹响。让我们在学院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大力发扬艰苦创业、奋进图强的学院精神,齐心协力、踔厉奋发、担当作为,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积极投身到新一年的工作中去,奋力开创学院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以优异成绩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落地